耗資90萬元的廈門污水處理廠紫外線污水消毒排放系統已經建成,今天開始進入試運行階段。這是福建省第一次把紫外線消毒工藝運用于污水處理。而此前也只有北京、上海和深圳采用了此項處理技術。
據介紹,國家2002年7月頒布《城鎮(zhèn)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》,新增加一項指標,要求“每升水糞大腸桿菌含量低于1萬個”。而過去廈門污水處理后達標排放水,每升糞大腸桿菌含量超過了130萬個,遠遠達不到要求。
為此,去年年底廈門污水處理廠建立采用新大陸環(huán)保公司最新紫外線污水消毒技術的排放系統。今年1月這套系統完成設備安裝,本周進入設備調試和試運行階段。這套污水消毒系統投入使用后,年處理污水能力可以達到4.5萬噸,每升糞大腸桿菌含量也將降到1萬個以下。
[廈門污水處理廠廠長:吳偉:與加氯消毒、二氧化氯傳統消毒工藝相比,(紫外線殺菌消毒)自動化程度高,可以無人操作,操作簡單,安全性高。最關鍵它投資成本、運行成本比較低。]